有我在,請放心 ——記裝運支部龍卸組的黨員們
近日,江山南方水泥車間龍卸組崗位獲區域“黨員示范崗”榮譽稱號,這是公司繼熟料中控后獲此殊榮的第二個基層班組。榮譽來之不易,龍卸組的黨員們既興奮,又深感責任重大,他們在心中默默許下誓言:今后要用更扎實的工作,更負責的態度,來守護這份榮譽,不負組織信任,用優異的成績為黨旗增輝。煤場大棚里原煤堆成小山,2臺卸煤機、1臺龍門吊橫跨鐵路,高高聳立。這些機械啟動時,機聲轟鳴、物料飛揚、氣勢磅礴。在這樣環境里,成長著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隊伍---龍卸組。
加班加點轉運保生產
933,985,1114,這是今年5月、6月、7月龍卸組崗位的卸車數。因為國家道路運輸和環保政策的原因,公司原材料煤和礦渣的進廠,前幾年就開始以鐵路運輸為主,所以承擔著原材料卸車的龍卸組崗位任務重,壓力大。部門領導參加班前班后會及時宣貫,黨員骨干以身作則,使得龍卸組的員工統一了認識,克服了缺員的困難,加班加點,連創產量新高。龍卸組崗位雖然只有8名員工,卻擔負著公司所有原煤、礦渣的轉運工作。全年約有68萬噸原煤和礦渣,必須通過龍卸組卸下,又源源不斷地轉運至下一道工序,才能保證2臺窯和6臺磨機的正常供應,一旦延誤,回轉窯和磨機就可能“斷炊”。雖然困難重重,但這是一個有“特別戰斗力”的班組,因為這里有3名奮勇爭先的共產黨員。
7月底,據化驗室煤分析結果反饋,近期進場的原煤發熱值不夠,急需好煤摻加,否則將影響窯內燃燒,造成熟料質量不合格。8月2日,好煤還在運輸中,進場時間不能確定,公司立即派人和鐵路部門協調,煤一到達車站,立即組織進場。同時龍卸組班長黨員鄭肖剛和黨員伍志忠主動延遲下班,等待煤調進后第一時間組織卸車。夜里10點,好煤終于送到,鄭肖剛、伍志忠和組員立即開動機器,將原煤全部卸空送入庫,此時,已是凌晨兩點。在龍卸組,黨員們臨時加班已成常態,既要保證正常生產需要,又要配合鐵路部門,做到物料隨到隨卸。
做好設備維護巧應對
煤場僅有3臺設備,卸車能力消化目前的進場量明顯不足,這就要求3臺設備必須保持最優工況,少出故障,才能維持平衡。在卸車間隙,黨員們主動找活,給設備“體檢”,潤滑點加油,緊固松動節點,這些都是他們日常的必修課。但是作為重載設備,不可能杜絕所有故障。在突發事故面前,他們又隨機應變,找原因,尋對策,努力用最好最快的方式解決問題,恢復生產。7月底的一天,班組老黨員周明有操作1號卸煤機進行刮車底作業時,突然感覺左側大車行走失去動力,他將車停穩后下車檢查,判斷是行走電機和減速機之間動力傳遞出了問題。他一方面通知機修,一方面準備好可能用到的工具,又將氧氣乙炔拉到現場,確保機修到達后能第一時間開展工作。經機修檢查,初步判斷為內外齒連接出了問題,需要打開進一步檢查。周明有又幫助機修拆卸緊固螺栓,打開后發現內外齒咬合處已經磨損,需要更換,但是更換需要將內外齒脫出,工作時間無法確定,卸車任務緊,從時間上計算不允許。周明有提出能不能將內外齒焊接在一起,暫時使用,等卸車完成后再更換,提議得到了機修工的認可,暫時修復后,卸煤機很快投入運行。
清理工場換新貌
龍卸組有個維修工場,平時存放一些備配件,鋼絲繩繩等雜物。多年來,地面和墻面上沾了不少油污,這在以前是習以為常的事情,也沒人注意。隨著公司環境的不斷改觀,人們的整潔意識也隨之提高。鄭肖剛看在眼里,記在心上。在一次工作間隙,他提出把工場“美容”一下,得到了周明有和伍志忠的支持。他們說干就干,在以后的日子里,他們有空了就拿起刷子,把墻面刷得白白的,又把地面的油污清理得干干凈凈?吹近h員們干上了,員工們也主動加入進來,規整工具,重新擺放配件,清理不需要的雜物。短短幾天,工場就換了個面貌。
黨員是一面旗幟,也是一根定海神針,有黨員在的地方,工作就有了主心骨,就讓人放心。龍卸組的黨員們,就是用實際行動身先士卒、勇挑重擔,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,圓滿完成繁重的轉運物資任務。踐行著他們的初心使命,責任擔當。(江山南方 毛根興)